没错,支付宝加好友能赚钱。

自从支付宝推出了“到位”,我一直都很感兴趣,支付宝搭建了一个人们相互提供服务的平台。加好友算是当中奇葩服务之一了,因为芝麻信用的提升还与好友圈的芝麻分有关,其实这是一件挺玄学的逻辑,芝麻分是基于大数据的,并不是几个好友的分就能拉高。

我以玩票的性质也发起了加好友的服务。

有一次,发现一个人有700分的芝麻分,声明加好友能提高芝麻,还是要几块钱来着。我想,我都800分+了,免费加好友怎么样,我也没有什么损失,发布上去打打脸。但是一设置,发现至少要一块钱,那好吧,一块钱也不是什么钱吧,如果真能提高芝麻分算是互惠互利的。

没想到,购买服务的人挺多的。

大多数比我还懂怎么提高芝麻分,因为我说完了一般的方法,往往回应都是大概,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其他方法。我有时看了一下,有些资料还填了收入,过万的,几万的,而我只能填2000以上那个选项,我想芝麻分是信用,应该与资产净值相关不大,支付宝除了余额宝的理财我都没购买过,对于分数比一般人较高,个人分析是我很早就用支付宝了,好几年了,履行信用历史长,也一直没有信用卡逾期。

到位的设定与实际的使用有些不友好,之前有一个人半夜购买了服务,虽然支付宝如果不在后台,也有短信提醒,但是等我起床后打开手机,距离下单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,系统自动超时关闭了,有点无奈,感觉我履约失败了。有一次,连续两个人购买了,但是短信只发了一条,列表中都差不多一个样,后来我发现了我无意忽略了一单,导致没有接单又超时关闭了。

我发现到位是无法直接添加好友的,必须先下单,再通过私信由其中一个人主动发言来点头像加好友,我起初是等对方说话,发现极少人先说,后来我一般就接单后就主动打个加字,大多数人都马上或者迟点加我好友,然后我就确认服务了。有些人我接单了,也发了私信了,就是不添加,半天过去了,我只能发多一句,再不加我撤单了,其实有好几天系统才确认,一块钱不是我的我也不想要。通常最后还是加了,不是每个人都一直开着手机,也有忙的时候,我倒无所谓。

但是也有真有对方人为关闭的,我也能理解,因为他拍下来,我也接单,私信了,但是之后忙工作了又不再看手机,等我迟点开手机,对方主动关闭了。我真的不在乎这一块钱,我也一样添加了对方好友,对方同样不在乎这一块钱,提出重新下单。

这里,我想提出一个核心概念,支付宝添加好友真是一个奇葩的服务,为什么这么说,在到位,基本的服务都是阶段性,接单,提供服务,确认。而支付宝好友是可以删除的。虽然我没想过,也没有删除任何一个,因为多点认识朋友还是好事,还是些寻求提高自我价值(提高芝麻分)的人。所以添加好友的服务是一个基于信用的契约,也算是漏洞吧,在支付宝的监管下,应该不能存在。契约精神孕育了西方的“信用”,而中国现代社会依然缺乏契约精神,从经济学上看,如果没有制度制约,仅靠道德,对履约人是完全没有保障,花费了大量成本,就是为了杜绝了失信的风险,因此尔虞我诈的社会效能十分低下。当违约的收益远大于守约的利益,或者说违约的收益远大于违约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时,谁都会选择违约,有了契约精神,将会构建起何等美好的人类社会。